2021年中國印染助劑行業供需現狀分析 行業供不應求現象趨于改善【組圖】
根據印染助劑與纖維產量比測算,2020年我國印染助劑產量為245萬噸。2020年,印染助劑表觀消費量為246萬噸,市場規模為328億元。根據產量及表觀消費量,可得出近年來我國印染助劑行業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2020年印染助劑產銷率較2017年小幅下降,說明行業供不應求現象有所改善。
供給端:國內印染助劑產品種類較少,產量在200萬噸以上
印染助劑作為紡織印染的重要原料之一,是指在織物印花和染色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助劑,用以改善紡織印染品質,提高紡織品附加值。
目前我國已開發和生產的助劑產品品類較少,約為1500余種,僅占全球已開發和生產品類的10%,常年生產的品種約1100余種,其中主要品種約200余種,國內企業在技術創新、豐富品類方面仍需加強。
據中國染料工業協會紡織印染助劑專業委員會統計,在我國,隨著紡織工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市場對紡織品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紡織印染助劑消耗總量增長較快,2000年我國紡織印染助劑產能約為30萬噸,2018年增長至200萬噸左右,目前印染助劑產能在250萬噸以上。
我國的印染助劑產量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飛速的發展,七十年代的紡織助劑只有幾千噸,1982年為7萬噸,1990年為16萬噸,2000年為46.57萬噸,2005年為75萬噸,2015年為154.2萬噸。
目前,我國紡織印染助劑與纖維產量比為4∶100。前瞻結合我國化學纖維產量,初步測算2020年我國印染助劑產量為245萬噸。
需求端:消費量逐年上升,市場規模擴張
近年來,我國紡織工業逐漸成熟,發展速度有所放緩,但仍然保持增長局面。因此,紡織印染助劑的需求還會繼續增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紡織品的性能要求不斷提高,新紡織纖維和新的印染與整理技術不斷開發使我國紡織印染助劑行業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
2017-2020年,我國印染助劑表觀消費量呈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為246萬噸,2017-202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5%。
總體來看,影響紡織助劑需求的因素主要為下游紡織、印染需求。具體來說,紡織品對染料和紡織助劑的需求規模較大。在紡織品應用領域,一方面人口的增長和消費水平決定了紡織品產業的規模及多樣性需求;另一方面關于服裝色調的流行趨勢也會對染料品種形成一定的影響。
由于下游紡織、印染客戶對個性化產品的需求逐步增大,我國印染助劑的研發和創新也越來越迅速,市場規模逐年上升,近年來受環保政策等因素影響,行業發展趨于平穩,市場增速放緩。結合我國印染助劑行業消費量及平均價格水平,前瞻測算2020年中國印染助劑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28億元,同比增長3.81%。
供需平衡:產銷率大于1,行業供不應求現狀趨于改善
從行業產銷率來看,2017-2020年,我國印染助劑行業產銷率均大于1,這是由于我國目前自產的印染助劑產品大部分屬中低檔產品,缺少多用途的系列化品種,同質化嚴重,高檔品種仍需進口,國產紡織印染助劑在品種和質量及合成和應用技術方面與發達國家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專用和高檔紡織印染助劑不得不依賴進口。
2020年印染助劑產銷率較2017年小幅下降,說明中國紡織化學品已經邁上新的臺階:一是助劑生產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中高檔品種可以逐漸實現自主生產,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和國際訂單的標準,但高性能產品依然需要進口;二是紡織助劑品質、穩定性有明顯提高。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印染助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對印染助劑行業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并對行業發展環境進行了剖析;第2章對全球印染助劑行業的發展進行研究分析;第3章對中國印染助劑行業的發展狀況和市場痛點進行...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